醫院訊息

長庚大小事,專業領域獲取各界信賴

聚焦點

高齡化浪潮中,與老化息息相關的腦部退化疾病:失智症

2019-09-11經營管理部
高雄長庚 神經內科部陳乃菁醫師
1.失智症到底是「退化」還是「疾病」
一般來說,我們的記憶能力最蓬勃的時期是在二十幾歲,大約就是高中到大學的時期,而後年齡增長,每個人卻日漸有記憶力變差的感慨,這就是一般性的記憶力退化。
失智症並不是一般性的記憶力退化,那麼,這兩者間要怎樣區分呢?簡單來說,「退化」是「會忘記某件事情、但經過提醒後能回想起來」,而「失智」是「忘了後即使經人提醒、仍然無法想起來」。延伸來說,「退化」是一時間的能力失去,例如沒辦法執行某項工作,但是經過提醒或是簡單訓練,還是可以去執行該項工作;而「失智」是該項能力的失去,即使多次提醒和重複訓練,仍會有完善執行該項工作(即使是不複雜的工作)上的困難。
失智症患者可能會把自身的記憶能力的喪失掩藏得很好,所以我們在看診時對於言詞上反應很靈敏的長輩,有時候要多一分警覺。比如,曾有一位失智的奶奶來到我的門診,我問她:「奶奶,妳叫什麼名字啊?」她說:「陳oo。」「對喔,好棒。」我繼續問:「那你旁邊這個帶你來的人是誰啊?」陳奶奶回答:「喔!他是我孫子。」站在一旁的陳奶奶兒子奮力的搖頭說:「不對喔,我是她兒子。」奶奶馬上笑笑說,「兒子跟孫子差不多啦。人生不用太計較。」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在言詞上頗為靈敏的奶奶,她還記得自己的姓名,但這之外的人與事都是亂拚亂湊,說出一個大家聽來並非真實、但似乎有點合理的故事,然後她再會用一句「人生不用太計較」輕輕帶過,讓身旁的人若沒有足夠的警覺就忽略了她已經開始有失智的跡象。
2.失智症藥物治療的方式與效果
失智症亦有不同類型之分,在血管性失智症(也就是中風引起的失智症),或是其他類型的失智症方面,則要針對病因來進行治療。而在大家較熟知的阿茲海默型失智症上,失智症藥物治療到底有沒有效果呢?雖然目前國際間對藥物療效眾說紛紜,但普遍來說,在臨床的使用上,早期失智症病患在使用藥物的初期,大約有一半的個案會獲得改善。其實從醫師的角度來看,只要可以延緩失智症退化的速度,其實就算是有效的治療了。
目前在早期失智症藥物的使用上,針對輕中度失智個案,通常使用有膽鹼?抑制劑,常見藥物包括愛憶欣(Aricept)、憶思能 (Exelon)和利憶靈(Reminyl)。而中重度時使用NMDA受體拮抗劑,例如憶必佳(Ebixa)及威智(Witgen)。
事實上科學家們也沒有停止全新的治療方式,他們針對導致阿茲海默症病因的腦部特殊物質,包括β-類澱粉蛋白及滔蛋白持續研發免疫治療,可惜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臨床試驗都是失敗的。可是我們不要忘記仍然有一些類似的研究持續進行中。希望在未來失智症可以有機會成為足可治癒的疾病。
3.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的效果
正因為新藥的研究需要投入龐大資源卻又往往效果有限,因此目前治療失智症的藥物多只能延緩而無法治癒,於是在歐洲國家(如法國)已經開始停止給付傳統的藥物治療,法國la Haute Autorite de sante(相當於我們的衛生署)提出了替代方案,將藥物的給付轉於非藥物的照護內容,包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心理行為治療等多團隊的費用支出。他們進一步建議家屬和患者儘早發現病徵、準確診斷疾病、以及提早接受功能性復健的介入(職能、運動、心理行為、語言治療),並持續地接受醫療諮詢以了解病程進展。
同時間,醫療與政府體系都要為照護者提供喘息服務和其他相關的支持,幫助分擔沉重的照護工作。畢竟藥物雖可能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但是身而為人,其實更需要維持基本的生活功能,並且可以和家人保持良好的相處,這樣的照護模式是藥物所無法取代的。
4.失智症是否可以預防
因為每個人身上都帶有上一代的基因,所以想到由基因來決定自己將來是否會罹患失智症時,我們難免會有絕望之感。其實不用如此悲觀,因為腦功能的退化時是慢慢累積而來的,所以我們還是可以多做點正向增強的行為來預防退化,以下是幾點建議:
(1)多學習不熟悉的事物: 若我們日復一日總是無意識的滑著手機,做著不需要用腦的事情,那麼我們的認知功能其實是沒有增強的,等待日後受年齡影響而退化時,自然就沒有多少餘地可以留,所以我對外演講時常建議大重要多找機會讓自己進行很需要動腦思考的學習,自年輕時期起就養成持續使用腦力的好習慣。
(2)維持身體活動、多與人互動: 身體訓練最高級的要求是有氧運動、重訓等等,但我們也不一定真的要這樣強度的訓練,其實根據文獻,只要有動就會比沒動好,所以我們每天自發性的運動,對於維持腦都功能來說是有幫助的,與此同時多與他人互動,亦可以刺激腦部運轉。
(3)良好飲食: 目前全世界公認地中海型飲食是最能預防中風的飲食方式,建議大家多吃魚、堅果、雞胸肉、五彩繽紛的蔬果、橄欖油,這些都是可以預防失智症的好食材。
(4)足夠的睡眠: 有研究指出,只要一個晚上不睡,滔蛋白就會上升約50%,β-類澱粉蛋白也增加了30%。這些物質的增加代表未來罹患阿茲海默氏症機率的上升,所以有充足且高品質的睡眠非常重要。
(5)好好控制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這些慢性疾病可能會對患者造成血管發炎、小中風等等病症,且未來一旦對腦部傷害,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失智症的發生。
以上是我對失智症的簡單介紹,若大家想對於此項疾病有更多的認識,建議大家可以上網搜尋「媽媽說紅茶是鹹的」這支紀錄片
這個片長一小時的影片是我們的家屬拍攝媽媽十年失智過程,而後將影片提供給高雄長庚後經整理剪輯而成。另外高雄長庚醫院與正修科技大學合作線上課程,在線上平台ewant開設「失智症預防與照護」課程,期能幫助大眾增進對失智症的瞭解,進一步建立失智友善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