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體系
從事醫療事業,促進全民健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胃腸影像診療科
科系簡介
現有15位主治醫師,業務範圍涵蓋頭頸部、胸部、心血管、腹部臟器、淋巴管的影像檢診及相關影像導引的微創介入檢查、治療手術,本科的特色在於積極參與臨床團隊的病人治療計劃,提供相關的治療前評估、微創治療及疾病追蹤。
醫療團隊
朱崧毓
|
主治醫師 | 心臟血管影像診斷及介入治療、腹部肝膽腸胃影像診斷、腹部肝膽腸胃消化器官介入治療 主動脈支架置放及週邊動脈血管成型術、血管內微創治療追蹤及併發症處理 淋巴皮瓣術前評估、術後追蹤、術中定位及併發症處理 淋巴水腫診斷及相關影像重建及分析 | 醫師資料 |
劉原彰
|
主治醫師 | 胸腔肺部影像診斷, 心血管影像診斷 ,配合心臟內外科系從事各種cardiac imaging | 醫師資料 |
許銘益
|
科主任 | 心臟血管影像診斷及介入治療、腹部肝膽腸胃影像診斷、腹部肝膽腸胃消化器官介入治療 主動脈支架置放及週邊動脈血管成型術、血管內微創治療追蹤及併發症處理 | 醫師資料 |
林勝彥
|
主治醫師 | 一般放射線及介入診療學、主動脈支架置放及週邊動脈血管成型術、血管內微創治療、追蹤及併發症處理、心臟血管影像診斷及介入治療、超音波影像診斷 | 醫師資料 |
詹雯惠
|
主治醫師 | 一般放射診斷及介入診療學、血管攝影、電腦斷層、超音波乳房影像診斷、超音波影像診斷、淋巴皮瓣術前評估、術後追蹤、術中定位及併發症處理、淋巴水腫診斷及相關影像重建及分析 | 醫師資料 |
賴盈傑
|
主治醫師 | 心臟血管影像診斷及介入治療、腹部肝膽腸胃影像診斷、超音波影像診斷、肌肉骨骼影像診斷、疼痛介入 | 醫師資料 |
陳安欣
|
主治醫師 | 腹部肝膽腸胃影像診斷、超音波影像診斷、肌肉骨骼影像診斷、疼痛介入 | 醫師資料 |
詹景茹
|
主治醫師 | 腹部肝膽腸胃消化器官介入治療、胸腔肺部影像診斷、超音波影像診斷 | 醫師資料 |
蘇安琪
|
主治醫師 | 腹部肝膽腸胃消化器官介入治療、腹部肝膽腸胃影像診斷、超音波影像診斷 | 醫師資料 |
醫技團隊
姓名 | 職位 |
---|---|
吳茂昌 | 放射診斷醫事主任 |
姜義成 | 放射診斷資深專業醫事放射師 |
謝春煌 | 放射診斷資深專業醫事放射師 |
鐘正國 | 放射診斷資深專業醫事放射師 |
龔永權 | 放射診斷醫事放射副主任 |
林育駿 | 放射診斷醫事放射副主任 |
葉志盛 | 放射診斷資深專業醫事放射師 |
葉美惠 | 放射診斷專業護理師 |
服務與特色
醫療項目
利用超音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來執行影像相關的檢查、細針抽吸、切片、引流及射頻燒灼術,利用X光透視機進行上下消化道攝影、泌尿道攝影、子宮輸卵管攝影、膽道膽囊攝影、胃造口術及經皮穿肝膽道引流術,利用血管攝影機進行週邊植入中心靜脈導管、血管攝影、血管栓塞、腫瘤栓塞及血管或膽道支架置放。
特色醫療項目
1. 肝癌微創治療:
肝癌佔據國人十大死因前兩名,本科在肝臟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可謂相當完整及成熟,除了原有經動脈栓塞治療、酒精注射療法、射頻燒灼術、肝動脈灌注化療導管置放術以外,也提供「釔90微球體-選擇性體內放射線療法」,以最完整的醫療技術提供病患最優質之服務。
2. 心血管微創治療:
主動脈瘤、慢性主動脈剝離的治療現在多以微創、血管內介入的方式治療,本科提供完整的病人術前評估、治療及追蹤檢查,並開設周邊血管介入門診,提供one stop shop的整合服務。
3. 器官、皮瓣移植評估及併發症處理:
根據病人不同的病情,利用超音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的相互搭配,提供肝、胰、肺、淋巴結移植臨床團隊完整的術前、術中、術後的評估及相關併發症的處理。
4. 微小肺癌定位:
因為低劑量肺電腦斷層的推廣,許多微小的肺結節或是早期肺癌可藉此被篩檢出來,本科與胸腔外科合作,發展手術定位系統,在胸腔外科醫師以胸腔鏡切除結節前利用電腦斷層定位,將微小肺結節的位置標示出來,以利外科醫師的手術切除。
5. 臂神經叢評估:
本科與顯微重建外科合作,利用磁振造影精確顯現出臂神經叢受損的位置,提供充份的資訊給顯微外科醫師來進行臂神經叢的重建。
6. 非侵襲性冠狀動脈攝影與心臟瓣膜評估:
傳統的冠狀動脈的評估需利用心導管來進行侵入性檢查,但因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的進步,本科與心臟內科合作,可利用此檢查工具來進行非侵入性的冠狀動脈及心臟的檢查。同時配合心臟瓣膜微創手術的進展,提供精準術前影像評估。
7. 高風險妊娠產前評估暨剖腹產手術前後動脈導管止血術: 植入性胎盤可能在產婦生產時引發大出血,本科利用磁振造影評估產婦危險程度並於手術前先執行血管內球囊置放,有效降低產後大出血的風險。
利用超音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來執行影像相關的檢查、細針抽吸、切片、引流及射頻燒灼術,利用X光透視機進行上下消化道攝影、泌尿道攝影、子宮輸卵管攝影、膽道膽囊攝影、胃造口術及經皮穿肝膽道引流術,利用血管攝影機進行週邊植入中心靜脈導管、血管攝影、血管栓塞、腫瘤栓塞及血管或膽道支架置放。
特色醫療項目
1. 肝癌微創治療:
肝癌佔據國人十大死因前兩名,本科在肝臟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可謂相當完整及成熟,除了原有經動脈栓塞治療、酒精注射療法、射頻燒灼術、肝動脈灌注化療導管置放術以外,也提供「釔90微球體-選擇性體內放射線療法」,以最完整的醫療技術提供病患最優質之服務。
2. 心血管微創治療:
主動脈瘤、慢性主動脈剝離的治療現在多以微創、血管內介入的方式治療,本科提供完整的病人術前評估、治療及追蹤檢查,並開設周邊血管介入門診,提供one stop shop的整合服務。
3. 器官、皮瓣移植評估及併發症處理:
根據病人不同的病情,利用超音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的相互搭配,提供肝、胰、肺、淋巴結移植臨床團隊完整的術前、術中、術後的評估及相關併發症的處理。
4. 微小肺癌定位:
因為低劑量肺電腦斷層的推廣,許多微小的肺結節或是早期肺癌可藉此被篩檢出來,本科與胸腔外科合作,發展手術定位系統,在胸腔外科醫師以胸腔鏡切除結節前利用電腦斷層定位,將微小肺結節的位置標示出來,以利外科醫師的手術切除。
5. 臂神經叢評估:
本科與顯微重建外科合作,利用磁振造影精確顯現出臂神經叢受損的位置,提供充份的資訊給顯微外科醫師來進行臂神經叢的重建。
6. 非侵襲性冠狀動脈攝影與心臟瓣膜評估:
傳統的冠狀動脈的評估需利用心導管來進行侵入性檢查,但因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的進步,本科與心臟內科合作,可利用此檢查工具來進行非侵入性的冠狀動脈及心臟的檢查。同時配合心臟瓣膜微創手術的進展,提供精準術前影像評估。
7. 高風險妊娠產前評估暨剖腹產手術前後動脈導管止血術: 植入性胎盤可能在產婦生產時引發大出血,本科利用磁振造影評估產婦危險程度並於手術前先執行血管內球囊置放,有效降低產後大出血的風險。

聯絡資訊
TEL 03-3281200#2585*221
FAX 03-3971936
聯絡信箱 : mien5495@cgmh.org.tw
位置說明 : 醫學大樓一樓影像診療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