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體系
從事醫療事業,促進全民健康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科系簡介
高雄長庚醫院位於高雄市鳥松區風光明媚之澄清湖旁,民國75年元月在王董事長永慶先生擘劃下,建立南台灣分院,期盼增加南部教學醫學中心,服務更多南台灣病患。
隨著國人生活水準提高,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得病人數逐年遞增,且糖尿病患發病年齡亦逐年下降,伴隨著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等代謝異常,成為現代社會的流行病,這些都突顯了目前身為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療人員責無旁貸之重責大任及其相對之重要性。本科由王佩文教授擔任創科主任,帶領團隊照護新陳代謝疾病包括糖尿病、低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症、痛風、高尿酸血症等;內分泌系統疾病包括腦下垂體、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及髓質疾病、先天性性腺功能異常及內分泌腫瘤等。
新陳代謝科在歷任主任努力經營規劃下,人員編制日趨健全,目前本科的成員有主任一人、內分泌暨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十四人、總醫師三人、專職的衛教師九人並設有組長一人、事務員一人、技術員三人。全方位照護診治以荷爾蒙變化所引起的疾病,
基於服務病人之初衷,與構建完善的醫療體系,本院在院方及衛生署、學會之協助下陸續增設相關人員與單位:
● 民國77年9月成立「南台灣第一個糖尿病病房並配置糖尿病餐廳」及「專責營養師與衛教師」針對住院病友實施糖尿病衛教工作
之執行,提供糖尿病人對「食」的問題解決,及糖尿病衛教師提供完善的「日常生活」糖尿病照護知識、協助病人面對問題解決之
技巧,提升病人自我照護能力,進而達到以病人為中心的全能照顧。
● 民國78年9月設立「甲狀腺癌病患放射治療特殊病房」。
● 民國83年7月本院成立糖尿病人保健推廣中心,承接衛生署糖尿病人保健推廣計畫,由經費提撥中增設軟硬體設備,強化各種衛
教設施。
● 民國85年7月劉瑞川醫師進修回國,成立甲狀腺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 民國88年8月、9月分別成立內分泌功能檢查室及骨質超音波、體脂肪測定及免散瞳眼底檢查。
● 民國93年9月1日本科榮膺為「糖尿病教育訓練中心」,更為糖尿病病患及其家屬與醫療人員間建立一個溝通的平台,讓彼此間更
瞭解。而後續辦理糖尿病預防保健講座、核心課程、糖尿病日宣導活動暨衛教課程研習。另外,結合整形外科、心臟血管外科、骨
科組成跨科整合團隊照護提升病患傷口照護品質。並於民國95更名為「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
● 民國99年12月11日成立糖尿病友團體命名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糖尿病友支持團體」
● 從民國100年至111年參加國健署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提升照護品質計畫,榮獲18次傑出/典範獎(第一名)及16次優等/特優獎。
● 本科從病患門診、住院醫療、乃至出院後自我管理照護、及追蹤諮詢服務等務求完善。並於民國108年11月22日在陳榮福主任指
導下通過糖尿病疾病品質認證,這也南台灣第一個通過此項認證的醫學中心,證明團隊在糖尿病照護的品質保證。
● 在民國110年參加糖尿病學會舉辦糖尿病腎病變整合照護計畫競賽榮獲全國唯一金獎。
面對未來,我們擬定相關發展計畫與未來願景:對糖尿病和內分泌疾病相關臨床研究成果的整理與模式的建立,並增加臨床和基礎研究論文發表的質與量,進而對病患產生實質幫助;強化跨科際糖尿病保肢中心的功能;透過科際整合,深化在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基因多型性、肥胖和甲狀腺腫瘤研究的能力,提昇各種內分泌疾病的診療水準。
我們借用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一句名言:「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而教導別人如何自助則更好」,高雄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療團隊一直秉持這種精神自我惕勵。期盼在全世界對糖尿病防治的公共衛生議題上盡綿薄之力,以祈對病人謀最好之醫療服務。
隨著國人生活水準提高,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得病人數逐年遞增,且糖尿病患發病年齡亦逐年下降,伴隨著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等代謝異常,成為現代社會的流行病,這些都突顯了目前身為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療人員責無旁貸之重責大任及其相對之重要性。本科由王佩文教授擔任創科主任,帶領團隊照護新陳代謝疾病包括糖尿病、低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症、痛風、高尿酸血症等;內分泌系統疾病包括腦下垂體、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及髓質疾病、先天性性腺功能異常及內分泌腫瘤等。
新陳代謝科在歷任主任努力經營規劃下,人員編制日趨健全,目前本科的成員有主任一人、內分泌暨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十四人、總醫師三人、專職的衛教師九人並設有組長一人、事務員一人、技術員三人。全方位照護診治以荷爾蒙變化所引起的疾病,
基於服務病人之初衷,與構建完善的醫療體系,本院在院方及衛生署、學會之協助下陸續增設相關人員與單位:
● 民國77年9月成立「南台灣第一個糖尿病病房並配置糖尿病餐廳」及「專責營養師與衛教師」針對住院病友實施糖尿病衛教工作
之執行,提供糖尿病人對「食」的問題解決,及糖尿病衛教師提供完善的「日常生活」糖尿病照護知識、協助病人面對問題解決之
技巧,提升病人自我照護能力,進而達到以病人為中心的全能照顧。
● 民國78年9月設立「甲狀腺癌病患放射治療特殊病房」。
● 民國83年7月本院成立糖尿病人保健推廣中心,承接衛生署糖尿病人保健推廣計畫,由經費提撥中增設軟硬體設備,強化各種衛
教設施。
● 民國85年7月劉瑞川醫師進修回國,成立甲狀腺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 民國88年8月、9月分別成立內分泌功能檢查室及骨質超音波、體脂肪測定及免散瞳眼底檢查。
● 民國93年9月1日本科榮膺為「糖尿病教育訓練中心」,更為糖尿病病患及其家屬與醫療人員間建立一個溝通的平台,讓彼此間更
瞭解。而後續辦理糖尿病預防保健講座、核心課程、糖尿病日宣導活動暨衛教課程研習。另外,結合整形外科、心臟血管外科、骨
科組成跨科整合團隊照護提升病患傷口照護品質。並於民國95更名為「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
● 民國99年12月11日成立糖尿病友團體命名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糖尿病友支持團體」
● 從民國100年至111年參加國健署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提升照護品質計畫,榮獲18次傑出/典範獎(第一名)及16次優等/特優獎。
● 本科從病患門診、住院醫療、乃至出院後自我管理照護、及追蹤諮詢服務等務求完善。並於民國108年11月22日在陳榮福主任指
導下通過糖尿病疾病品質認證,這也南台灣第一個通過此項認證的醫學中心,證明團隊在糖尿病照護的品質保證。
● 在民國110年參加糖尿病學會舉辦糖尿病腎病變整合照護計畫競賽榮獲全國唯一金獎。
面對未來,我們擬定相關發展計畫與未來願景:對糖尿病和內分泌疾病相關臨床研究成果的整理與模式的建立,並增加臨床和基礎研究論文發表的質與量,進而對病患產生實質幫助;強化跨科際糖尿病保肢中心的功能;透過科際整合,深化在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基因多型性、肥胖和甲狀腺腫瘤研究的能力,提昇各種內分泌疾病的診療水準。
我們借用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一句名言:「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而教導別人如何自助則更好」,高雄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療團隊一直秉持這種精神自我惕勵。期盼在全世界對糖尿病防治的公共衛生議題上盡綿薄之力,以祈對病人謀最好之醫療服務。
醫療團隊
王佩文
|
主治醫師 | 糖尿病、胰島素阻抗與動脈硬化、甲狀腺免疫學、甲狀腺癌 | 醫師資料 |
陳榮福
|
主治醫師 | 內科學、脂質代謝、骨質疏鬆研究、糖尿病暨內分泌學 | 醫師資料 |
郭銘俊
|
主治醫師 | 內科學、糖尿病暨內分泌學 | 醫師資料 |
翁紹紋
|
主治醫師 | 內科學、糖尿病暨內分泌學、甲狀腺免疫學、腎上腺疾病、血脂異常疾病、胰島素阻抗與動脈硬化 | 醫師資料 |
周振凱
|
科主任 | 內科學、糖尿病暨內分泌學、甲狀腺疾病、多腺體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分子生物學 | 醫師資料 |
沈峰志
|
副科主任 | 內科學、糖尿病暨內分泌學、腎上腺疾病、副甲狀腺疾病及骨質疏鬆 | 醫師資料 |
蔡嘉仁
|
主治醫師 | 內科學、糖尿病暨內分泌學、骨質疏鬆 | 醫師資料 |
陳永年
|
主治醫師 | 糖尿病、甲狀腺癌、內分泌疾病、庫欣氏症、醛固酮症 | 醫師資料 |
徐莞嘉
|
主治醫師 | 內科學、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陳玟潔
|
主治醫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吳書婷
|
主治醫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林麗珊
|
主治醫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周依文
|
主治醫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邱奕翔
|
醫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郭柄辰
|
醫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楊亞宸
|
醫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黃邦瑞
|
醫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陳姿佑
|
醫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陳星華
|
醫師 |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之基礎及臨床醫學 | 醫師資料 |
醫技團隊
姓名 | 職位 |
---|---|
楊雅珍 | 新代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戴伶� | 新代科資深專業技術師 |
張玉玲 | 新代科技術師 |
吳加雯 | 新代技術員 |
服務與特色
隨著國人生活水準之提高,生活習慣的改善,糖尿病目前居台灣第五大死亡原因,糖尿病得病人數逐年增加,得病年齡逐年下降 。
伴隨著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等新陳代謝症候群,成為現代社會之流行病,亦突顯了現代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之職責。
在台灣甲狀腺也是常見疾病之一,自體免疫甲狀腺炎、良惡性結節也需內分泌專家協助,近年來本科發展與基因有關之多發內分泌腺瘤及各種荷爾蒙抗性症候群,更開闊了新陳代謝科之研究領域。
本科成立於民國77年9月,病患人數呈大幅成長,本科不斷致力於和社會大眾生活脈動最密切的醫療及醫學研究,更致力於衛教及宣導民眾對疾病的認知和預防。
伴隨著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等新陳代謝症候群,成為現代社會之流行病,亦突顯了現代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之職責。
在台灣甲狀腺也是常見疾病之一,自體免疫甲狀腺炎、良惡性結節也需內分泌專家協助,近年來本科發展與基因有關之多發內分泌腺瘤及各種荷爾蒙抗性症候群,更開闊了新陳代謝科之研究領域。
本科成立於民國77年9月,病患人數呈大幅成長,本科不斷致力於和社會大眾生活脈動最密切的醫療及醫學研究,更致力於衛教及宣導民眾對疾病的認知和預防。

聯絡資訊
TEL 07-7317123
位置說明 : 醫學大樓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