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體系
從事醫療事業,促進全民健康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一般外科
科系簡介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成立於民國七十五年。本科在歷屆主任的帶領下,全員莫不競業克己,促使科務蓬勃發展,本科在臨床服務及教學研究皆有傑出的表現,同時亦代訓多位國內外醫師,目前有主治醫師25位,盡以團隊的精神提供完善的專業醫療。
科內專長:
肝膽外科:肝臟移植,肝癌,肝內結石,膽道癌,膽結石,膽道結石,膽道囊腫,術後膽道狹窄
腎臟移植:大愛腎臟移植及微創活體腎臟移植
胃腸外科:胃癌,消化性潰瘍,小腸腫瘤,腸阻塞,盲腸炎,腹膜炎
乳房外科:乳癌、乳房良性腫瘤、乳房發炎、乳房檢查
內分泌外科:甲狀腺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腫瘤,副甲狀腺機能亢進
周邊血管外科:靜脈曲張
其他:疝氣、脾臟腫瘤
由於台灣B型肝炎帶原者的盛行率,以致肝癌的好發。本科以良好的手術、評估及照護,提供病患完善的治療。 其中切肝手術有九成以上不需輸血。
膽道結石,尤其是肝內結石為台灣常見地域性疾病,由於切肝技術的精進,目前對於單側的肝內結石,若病患狀況及肝功能許可,在首次手術即行患側肝葉切除,同時解決結石、膽道狹窄及遲發性膽道癌的可能。對於無法進行肝切除者,則會同放射診斷科,嘗試漸進式 膽道擴張術及支撐法,將肝內結石清除率提高到八成五左右,提供另一種的治療方法。本科與肝膽胃腸科密切合作,積極從事胃癌的研究,並參照日本胃癌研究學會的方法,針對此類病患作根除性切除加上淋巴廓清術,成效良好,尤其是早期胃癌五年存活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內分泌外科的基礎研究及臨床治療亦有長足進展。尤以次發性副甲狀腺增生之皮下移植更屬獨創一格。
由於社會形態的西化,乳癌病患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過去除對乳癌診斷及手術的態度積極外,更對乳癌細胞作更深一層的基礎性研究。
未來展望:
回顧本科於服務、教學方面,成績斐然,在研究方面雖有成就,但仍有再加發展之空間。展望未來,除加強臨床及基礎研究,也有長庚大學高雄分部地利之便,鼓勵科內年輕醫師進修或赴國外深造,以期在往後的舞台上能有更精湛水準的演出。
科內專長:
肝膽外科:肝臟移植,肝癌,肝內結石,膽道癌,膽結石,膽道結石,膽道囊腫,術後膽道狹窄
腎臟移植:大愛腎臟移植及微創活體腎臟移植
胃腸外科:胃癌,消化性潰瘍,小腸腫瘤,腸阻塞,盲腸炎,腹膜炎
乳房外科:乳癌、乳房良性腫瘤、乳房發炎、乳房檢查
內分泌外科:甲狀腺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腫瘤,副甲狀腺機能亢進
周邊血管外科:靜脈曲張
其他:疝氣、脾臟腫瘤
由於台灣B型肝炎帶原者的盛行率,以致肝癌的好發。本科以良好的手術、評估及照護,提供病患完善的治療。 其中切肝手術有九成以上不需輸血。
膽道結石,尤其是肝內結石為台灣常見地域性疾病,由於切肝技術的精進,目前對於單側的肝內結石,若病患狀況及肝功能許可,在首次手術即行患側肝葉切除,同時解決結石、膽道狹窄及遲發性膽道癌的可能。對於無法進行肝切除者,則會同放射診斷科,嘗試漸進式 膽道擴張術及支撐法,將肝內結石清除率提高到八成五左右,提供另一種的治療方法。本科與肝膽胃腸科密切合作,積極從事胃癌的研究,並參照日本胃癌研究學會的方法,針對此類病患作根除性切除加上淋巴廓清術,成效良好,尤其是早期胃癌五年存活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內分泌外科的基礎研究及臨床治療亦有長足進展。尤以次發性副甲狀腺增生之皮下移植更屬獨創一格。
由於社會形態的西化,乳癌病患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過去除對乳癌診斷及手術的態度積極外,更對乳癌細胞作更深一層的基礎性研究。
未來展望:
回顧本科於服務、教學方面,成績斐然,在研究方面雖有成就,但仍有再加發展之空間。展望未來,除加強臨床及基礎研究,也有長庚大學高雄分部地利之便,鼓勵科內年輕醫師進修或赴國外深造,以期在往後的舞台上能有更精湛水準的演出。
醫療團隊
陳肇隆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肝臟移植、肝膽外科、消化系外科、肝膽腫瘤、黃疸、吐血 | 醫師資料 |
周逢復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乳房外科、消化系外科、內分泌外科、甲狀腺及副甲狀腺外科、無疤甲狀腺手術、靜脈曲張、乳房有硬塊、甲狀腺疾病、乳房腫瘤、頸部腫大 | 醫師資料 |
王植熙
|
院長 | 一般外科、肝臟移植、肝膽外科、胃腸外科、消化系外科、人工肝臟、腹腔內器官需手術、胃腸出血及腫瘤、肝膽腫瘤、腹腔內腫瘤、腹痛、黃疸、吐血 | 醫師資料 |
王世和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肝臟移植、肝膽外科、胃腸外科、乳房外科、消化系外科、乳房有硬塊、疝氣及腹腔內器官需手術、胃腸出血及腫瘤、腸阻塞、盲腸炎、腹膜炎、肝膽腫瘤、腸道結石、脾臟疾病、胰臟疾病、腹腔內腫瘤、腹痛、黃疸、吐血、乳房腫瘤 | 醫師資料 |
林志哲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肝臟移植、肝膽外科、胃腸外科、消化系外科、腹腔內器官需手術、胃腸出血及腫瘤、腸阻塞、盲腸炎、腹膜炎、肝膽腫瘤、腸道結石、腹腔內腫瘤、腹痛、黃疸、吐血 | 醫師資料 |
劉約維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肝臟移植、肝膽外科、胃腸外科、乳房外科、消化系外科、乳房有硬塊、表皮及軟部組織腫瘤、疝氣及腹腔內器官需手術、胃腸出血及腫瘤、腸阻塞、盲腸炎、腹膜炎、肝膽腫瘤、腸道結石、脾臟疾病、胰臟疾病、腹腔內腫瘤、腹痛、黃疸、吐血、乳房腫瘤 | 醫師資料 |
吳世重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乳房外科、乳房有硬塊、乳房腫瘤 | 醫師資料 |
巫奕儒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肝臟移植、腎臟移植、肝膽胰外科、胃腸外科、消化系外科、疝氣及腹腔內器官需手術、甲狀腺及副甲狀腺外科、無疤痕甲狀腺手術、無痕靜脈曲張手術 | 醫師資料 |
紀順裕
|
主治醫師 | 甲狀腺及副甲狀腺外科、無疤甲狀腺手術、甲狀腺疾病、頸部腫大 | 醫師資料 |
楊志權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 肝臟移植, 肝膽外科, 胃腸外科, 消化系外科, 內視鏡外科, 外科重症加護 | 醫師資料 |
林廷龍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消化系外科、腹腔內器官需手術、胃腸出血及腫瘤、腹腔內腫瘤、腹痛,黃疸、吐血 | 醫師資料 |
李韋鋒
|
科主任 | 一般外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消化系外科、腹腔內器官需手術、胃腸出血及腫瘤、腹痛、黃疸、吐血 | 醫師資料 |
周聖恩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腹腔腫瘤切除、腹腔溫熱化學治療、甲狀腺及副甲狀腺外科、無疤甲狀腺手術、膽結石與疝氣手術 | 醫師資料 |
林育弘
|
副科主任 | 一般外科, 肝膽外科, 胃腸外科, 消化系外科, 腹腔鏡, 糖尿病, 減重手術, 腹腔鏡消化道手術 | 醫師資料 |
劉毓寅
|
副部主任 | 減重手術、極微創針孔腹腔鏡膽囊及疝氣手術、微創腸胃道腫瘤手術、微創橫隔膜疝氣及胃食道逆流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乳房及胃腸道手術 | 醫師資料 |
詹宜嘉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甲狀腺及副甲狀腺外科、無疤甲狀腺手術 | 醫師資料 |
陳映如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重症加護 | 醫師資料 |
葉承熙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腹腔鏡及機器手臂輔助腹腔鏡手術、極微創疝氣及膽囊手術、微創肝膽胰腫瘤及上消化道腫瘤手術 | 醫師資料 |
殷士閔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 | 醫師資料 |
周亞臻
|
主治醫師 | 乳房疾患、乳房超音波、乳房定期篩檢追蹤、乳房微創手術、腹部微創手術、膽囊疾病、疝氣、各式外傷、皮膚腫瘤 | 醫師資料 |
林煜程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 | 醫師資料 |
劉育伶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乳房外科 | 醫師資料 |
曾偉倬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 | 醫師資料 |
曾香毓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 | 醫師資料 |
侯登原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 | 醫師資料 |
陳之逸
|
主治醫師 | 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 | 醫師資料 |
王茗弘
|
醫師 | 醫師資料 | |
林柏亨
|
醫師 | 醫師資料 |
醫技團隊
姓名 | 職位 |
---|---|
林怡雯 | 一般外科技術員 |
郭貞妤 | 一般外科技術員 |
護理團隊
姓名 | 職位 |
---|---|
莊靜娟 | 外科護理長 |
劉淑倩 | 護理督導 |
林姿秀 | 外科護理長 |
包世芳 | 外科護理長 |
邱盈珍 | 外科加護護理長 |
蘇玲華 | 復健科護理長 |
林慧芬 | 手術科護理長 |
服務與特色
本科特色及最新發展:
民國73年3月陳肇隆院長於林口長庚成功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在眾人殷切期盼下於81年11月加入高雄一般外科的行列。在 陳院長的全力推動下,移植外科便以茁壯蓬勃,並帶動相關肝膽胃腸科、麻醉科、放射診斷科及病理科等之研究發展。
爾後於82年3月完成南台灣首例肝臟移植,82年11月完成首例縮小肝臟移植。
經過長期動物實驗研究與臨床演練,於83年 6月完成全國首例活體肝臟移植,並於85年1月舉辦第一屆「國際活體肝臟移植研討會」,嗣後成為國際性年會,而本院乃成為該研討會之創始地。85年4月肝臟移植小組一行6人應菲律賓國家腎臟暨移植中心之邀,完成該國首例活體肝臟移植手術。
86年5月完成亞洲首例一肝救兩人的分割肝臟移植手術。86年7月整合臨床與基礎研究成立肝臟移植研究中心, 基礎醫學部分由後藤茂副顧問主持,目前設有移植細胞免疫研究室、移植分子生物研究室、移植蛋白質化學研究室、移植外科實驗室、SPF動物實驗室及人工肝臟研究室,進而帶動本科及院內之基礎醫學研究。
88年1月完成我國首例成人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及亞洲首例國際合作分割肝臟移植手術。
94年12月肝臟移植中心榮獲「2005國家品質標章」暨「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
98年4月中央健保局公布,本院肝臟移植存活率為全國第一。98年9月肝臟移植團隊完成第500例活體肝臟移植手術。98年本院完成116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109例,目前全球一年完成百例活體肝臟移植以上的醫院,僅台灣高雄長庚醫院及韓國峨山醫學中心。
100年4月肝臟移植中心血管冷凍保存庫通過行政院衛生署實地履勘核可。
101年7月肝臟移植團隊完成第1000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854例,大愛肝臟移植146例。101年12月內分泌醫療團隊榮獲「2012國家品質標章」暨「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銀獎」。
103年「肝臟移植護理」榮獲「2014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肝臟移植醫援國際」榮獲「2014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銅獎」。
105年7月開始進行「經口腔內視鏡甲狀腺切除手術」,為國內最早執行此項手術的醫療團隊。
105年12月底為止,共完成1,595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1,397例,病患存活率優於歐美日,為全球最高之一。
105年「肝臟移植檢驗」榮獲「2016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銀獎」。
106年3月底為止「副甲狀腺手術」累積手術人數2,102例。
106年4月27日止共完成1,631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1,431例,所有捐肝者皆康復,回到原工作崗位;受肝者一年存活率95.5%,五年存活率90.5%,優於歐美日,領先國際水平。
111年4月15日止,共完成2,200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1,947例。
民國73年3月陳肇隆院長於林口長庚成功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在眾人殷切期盼下於81年11月加入高雄一般外科的行列。在 陳院長的全力推動下,移植外科便以茁壯蓬勃,並帶動相關肝膽胃腸科、麻醉科、放射診斷科及病理科等之研究發展。
爾後於82年3月完成南台灣首例肝臟移植,82年11月完成首例縮小肝臟移植。
經過長期動物實驗研究與臨床演練,於83年 6月完成全國首例活體肝臟移植,並於85年1月舉辦第一屆「國際活體肝臟移植研討會」,嗣後成為國際性年會,而本院乃成為該研討會之創始地。85年4月肝臟移植小組一行6人應菲律賓國家腎臟暨移植中心之邀,完成該國首例活體肝臟移植手術。
86年5月完成亞洲首例一肝救兩人的分割肝臟移植手術。86年7月整合臨床與基礎研究成立肝臟移植研究中心, 基礎醫學部分由後藤茂副顧問主持,目前設有移植細胞免疫研究室、移植分子生物研究室、移植蛋白質化學研究室、移植外科實驗室、SPF動物實驗室及人工肝臟研究室,進而帶動本科及院內之基礎醫學研究。
88年1月完成我國首例成人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及亞洲首例國際合作分割肝臟移植手術。
94年12月肝臟移植中心榮獲「2005國家品質標章」暨「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
98年4月中央健保局公布,本院肝臟移植存活率為全國第一。98年9月肝臟移植團隊完成第500例活體肝臟移植手術。98年本院完成116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109例,目前全球一年完成百例活體肝臟移植以上的醫院,僅台灣高雄長庚醫院及韓國峨山醫學中心。
100年4月肝臟移植中心血管冷凍保存庫通過行政院衛生署實地履勘核可。
101年7月肝臟移植團隊完成第1000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854例,大愛肝臟移植146例。101年12月內分泌醫療團隊榮獲「2012國家品質標章」暨「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銀獎」。
103年「肝臟移植護理」榮獲「2014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肝臟移植醫援國際」榮獲「2014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銅獎」。
105年7月開始進行「經口腔內視鏡甲狀腺切除手術」,為國內最早執行此項手術的醫療團隊。
105年12月底為止,共完成1,595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1,397例,病患存活率優於歐美日,為全球最高之一。
105年「肝臟移植檢驗」榮獲「2016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銀獎」。
106年3月底為止「副甲狀腺手術」累積手術人數2,102例。
106年4月27日止共完成1,631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1,431例,所有捐肝者皆康復,回到原工作崗位;受肝者一年存活率95.5%,五年存活率90.5%,優於歐美日,領先國際水平。
111年4月15日止,共完成2,200例肝臟移植手術,其中活體肝臟移植1,947例。

聯絡資訊
TEL 07-7317123#8093
FAX 07-7354309
位置說明 : 醫學大樓二樓一般外科門診